重磅预警:财政主导时代来临,全球经济暗藏哪些危机?央行独立性恐遭颠覆!
界面新闻记者 | 玥涵
注意了!经济学家们刚刚发出紧急警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加速迈入财政主导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可能彻底颠覆中央银行独立性,迫使货币政策向财政需求倾斜,进而引爆全球通胀飙升、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和经济动力衰退等连锁反应。
财政主导模式的核心在于财政政策直接操控货币政策。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扩张性财政措施持续发力,叠加人口老化、国防开支激增、能源转型投入和疫情冲击,政府债务规模疯狂膨胀。如今高企的市场利率加重偿债压力,多国政府正施压央行放松货币政策以缓解主权债务风险。
美国在这一浪潮中表现最为激进。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配合财政扩张,其公开宣称基准利率应从当前4.25%-4.50%区间下调3个百分点,声称年省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甚至威胁解雇主席鲍威尔。
特朗普的干预已从言论升级为行动。当地时间周一,他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即刻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职务,若成功将创总统罢免在任理事的先例。美媒分析,罢免库克后,特朗普阵营有望掌控美联储决策权。目前理事会7席中,特朗普已任命2人,近期又提名斯蒂芬·米兰补缺,若库克席位更替,其阵营将占4席形成多数优势。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峻栋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无论鲍威尔去留,美联储独立性已面临严峻挑战。报告预测特朗普政府大概率推行财政主导与金融抑制组合,货币政策将从价格和数量工具两方面配合财政扩张。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埃里克·利珀解释,传统框架中美联储控通胀、国会维护财政纪律,而财政主导模式下权责逆转,通胀由财政政策驱动,美联储转而聚焦债务管理。
欧洲同样面临政策转型压力。在特朗普"经济结构重塑"影响下,欧洲加速财政扩张。今年3月,欧盟批准8000亿欧元"欧洲安全韧性计划";德国也通过宪法修正案放宽债务限制,设立5000亿欧元基金用于基建。
日本是财政主导长期化的典型,央行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和债务货币化持续支撑财政刺激。
经合组织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38个成员国主权债务发行量将达1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增1万亿美元。债务偿还成本占GDP比重从2021年2.4%升至2024年3.3%,首次超越国防开支。美国利息支出占比高达4.7%,英国2.9%,德国1%。
哈佛大学教授、前IMF首席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向英国《金融时报》直言:"全球经济已正式进入财政主导新纪元。"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院全球宏观研究主管Mahmood Pradhan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分析,发达国家高债务水平显著提升财政主导风险,这种风险自全球金融危机后持续累积。低通胀环境、量化宽松、疫情和地缘冲突共同推升公共债务。
"央行政策妥协风险日益严峻,美国尤为突出。"Pradhan强调,若美联储被迫维持利率低于通胀水平,可能引发长期利率上升、期限溢价扩大和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甚至导致美联储放缓缩表并重启资产购买。
Pradhan进一步警示,财政主导全球蔓延可能引爆通胀失控、债券收益率飙升,迫使各国财政紧缩,最终抑制增长。"与过去15年相比,当前更易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机构危机。"
历史经验显示财政主导极端化后果严重: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80年代末阿根廷通胀危机均与此相关。美国二战期间也曾实施财政主导,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支持战争融资,直至1951年协议恢复独立性。较近期案例中,2022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强令央行降息,导致里拉崩盘和货币危机。
投资者对发达经济体财政扩张可持续性和货币政策政治化的担忧,已在长期国债市场显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英债收益率维持在5.6%左右的25年高位,德债收益率自2011年首次突破3%。
Pradhan对界面新闻表示,短期内美联储是否屈服于财政压力难判,但中长期维持宽松的压力增大。
"关税政策影响下,未来6至12个月通胀或保持高位,迫使美联储紧缩。但明年领导层换届后,政策转向宽松可能性大增。"
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Pradhan认为尽管同样债务压顶,财政空间已严重受限,债券市场将通过收益率上升倒逼财政紧缩,融资成本升高迫使政策审慎。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财政主导、货币配合"组合可能为新兴市场带来结构性机遇。
Pradhan分析,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正在提升。全球经济格局转变将增强实物资产与大宗商品配置价值,同时推动稳定币及加密资产等新型金融工具发展。
张峻栋在研报中提出类似观点,认为特朗普"财政主导+金融抑制"政策压制美元,利好贵金属(黄金、白银、铜)、美欧周期股(工业、金融)、A股及港股科技板块,以及资源品和资本品行业。
君实生物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净亏损同比收窄36%,PD-1国内销售收入冲至9.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