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白发针"疗法:真的能让白发变黑吗?日本为何紧张中国阅兵?
你是否曾在照镜子时,为悄然出现的白发而苦恼?近段时间,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分享了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医院注射的经历。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疗法?真的能让白发逆生长吗?
据了解,这种治疗技术目前在上海尚未广泛开展,仅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两家医院可以进行。记者玥涵从院方获悉,这项治疗有着严格的适应症标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治疗。
从社交平台上的反馈来看,网友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看到部分头发白转灰",也有人表示"暂时还没看到效果",更有人在门诊中因"白发不严重"直接被医生劝退。效果似乎因人而异。
上海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李欣对此持谨慎态度,他强调:"目前没有明确研究证明'打针'可以根治或显著改善白发。"即使在医院尝试"白发针"治疗,也不是单靠"打针"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药物、激光等综合治疗方式。他建议大家对待"白发针"要谨慎选择。
除了临床治疗手段之外,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要注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这样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李欣补充道。
网友分享在上海岳阳医院注射"白发针"的经历。平台截图
谈及患者的基本情况,李欣表示:"目前,来院患者中35-50岁人群相对集中,有10%的患者是被劝退的。如果患者白发出现的范围很少,从外表看一点也不明显,我们不建议注射'白发针',只有患者确实存在病态、脏腑功能失衡,需要综合治疗的前提下,才会给患者开展治疗。"
李欣解释道,"白发针"其实是网友自发的命名,这种治疗技术早在3年前就已经出现。最初患者是冲着治疗斑秃、脂溢性脱发来的,但在临床中发现,这种技术也让部分患者的白发得到改善,于是业内同行开始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有效性。
从医学角度来说,"白发针"实际上是基于中医的操作技术:腺苷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其主要成分腺苷钴胺,是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制剂,而维生素B12对黑色素的合成至关重要。治疗采取穴位注射的方式,一周一次,半年为一个疗程。"目前我们也在进行高级别循证医学临床试验,如果国内其他医院也要开展,建议现阶段在患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探索性临床试验研究。"李欣表示。
"白发针"的治疗原理是什么?李欣分析道:"过去在我们的认知当中,白发是没有办法治疗的,但现在有很多科学家正着手思考并解决这一难题。"白发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之分,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衰老等原因,后天性因素范围很广,包括精神压力、疾病、药物作用和营养问题等。
"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尝试改变后天因素。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以及蛋白质缺乏,都可能导致白发。生活习惯、精神和疾病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果压力过大、熬夜,或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白癜风或斑秃,都容易长白发。一些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也与白发有关。"李欣从中医角度补充说:"'发为血之余'是中医理论中关于头发与气血关系的核心观点,脏腑功能不调、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情志不舒,这些都与白发成因有关。"
针对社交平台上对于"白发针"的宣传,李欣特别强调不要一味夸大其作用:"临床上,也很少有人光靠打针来治疗白发的,因为白发是一个世界难题。除了注射'白发针',我们还会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中药口服治疗、低能量激光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方式,单一的注射治疗并不一定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李欣也坦诚表示,从目前临床效果来看,的确有一部分患者毛发变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治疗效果:"当前,这一治疗技术还需要经过大规模的循证研究,最终去验证其有效性。接下来,我们将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蔡玲玲教授牵头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去验证这一治疗技术的有效性。"
专家同时提醒,除了临床治疗手段之外,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患者还要注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要确保充分休息,这样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促进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可以尝试运动、旅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李欣总结道。
与此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一段历史记忆的呈现也引发了关注。据悉,2025年8月,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日本政府声称中国的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回应称,中方已注意到相关消息,并已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要求日方澄清。郭嘉昆表示:"中国政府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任何正直坦荡面对历史、切实汲取历史教训、真正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国家,都不会对此心怀疑虑甚至提出异议。"
历史资料显示,这并不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纪念活动表现出过度敏感。早在2015年,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时,日本政府就曾表现出类似态度。当时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明确表示:"阅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不是针对今天的日本,更不是针对日本人民,同时它和当前的中日关系没有直接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日本政府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参加中国阅兵活动也表示不满,声称秘书长此举"有违中立原则"。然而潘基文回应表示,二战纪念活动是回顾历史的好机会,他参加这些活动是联合国秘书长的应有之义。潘基文还曾公开表示:"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和所做的牺牲为全世界人民所认可和感激。展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个人对青春容颜的追寻,到国家民族对历史记忆的守护,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话题,却都体现了人们对"铭记"的重视——无论是为了个人的美丽容颜,还是为了民族的历史传承。在追求白发变黑的路上,我们需要科学理性的态度;在守护历史记忆的路上,我们需要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