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揭露!医保骗保黑产业链浮出水面,人民法院重拳严惩4大典型案例,守护你的救命钱!
亲爱的读者,你可曾想过自己的医保基金正被疯狂蚕食?今天,最高人民法院重磅披露4起惊天骗保案,带你直击犯罪现场!
医保基金是亿万百姓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它的安全关乎你我每一个人!
玥涵绘(《讽刺与幽默》供图)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近年来,医保网络越织越密,但骗保犯罪却花样百出:从个人小打小闹的虚假报销,到专业化、组织化的黑色产业链,这些行为正疯狂吞噬基金安全!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案1156件,判处罪犯2299人,结案数暴增131.2%,挽回损失超4亿元!
医疗机构哪些“经营手段”竟是骗保?个人骗保会面临什么后果?如何筑牢安全防线?最高人民法院最新4起案例曝光“回流药”黑产等手段,展现司法机关全链条打击的决心!
打掉医疗机构“蛀虫”
民营医院本是医疗重要力量,但某些机构却将“救命钱”视为“唐僧肉”,贪婪无度!
几年前,艾某忠在山西大同设立某医院后,便打起骗保主意。他们到周边县区,以各种幌子吸引轻病老年人住院,甚至“动员”职工家属“挂床”。住院者实际治疗费用仅一两千元,但医院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将报销金额飙至医保上限,疯狂骗取基金!
两年间,该医院虚报金额高达970余万元,其中700余万元得逞。最终,主犯艾某忠等六人被以诈骗罪判处十年以上重刑,罚金50万至10万不等!
另一起案件中,杜某君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实际控制人,以低价或免费住院吸引中老年患者,提供基础服务却大量开具高利润药品,并修改血常规报告制作假病历,骗保390多万元。杜某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50万元!
“组织者必须严惩!”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张若瑶强调,这些案例彰显对“蛀虫”零容忍,形成强大震慑!
斩断“回流药”黑色产业链
守护基金安全,必须全链条打击!近年来,非法倒卖医保药品犯罪猖獗,一些团伙通过非接触式手段牟利。
戴某寿便是参与“回流药”黑产的不法分子。在无任何资质下,他通过微信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租仓库雇佣他人打包邮寄。销售金额达390余万元,案发扣押药品数万盒!
根据法律,明知系骗保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金额超5万元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判处戴某寿有期徒刑六年,罚金12万元!
“倒卖骗保药品不仅损失基金,还导致药品浪费变质,危害健康!”张若瑶表示,人民法院上挖源头、下断通道,压缩犯罪空间!
警惕参保人非法转卖药品
骗保手段层出不穷,参保人直接套保更隐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警示:勿触法律红线!
为牟利,参保人陶某云从2023年开始,滥用医保政策,无病却持卡到多家医疗机构虚开心脑血管疾病等药品,价值22万多元低价出售。结识徐某侠后,接受授意虚开8万余元药品卖给对方。
“参保人不得转卖药品牟利!”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陶某云、徐某侠均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一年七个月!
医保基金是共享的有限资源,参保人作为受益者,负有依法享受待遇的义务。
个人非法转卖药品有何后果?最高人民法院提示: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责令退回;暂停联网结算3-12个月;骗取基金处2-5倍罚款;符合刑法规定则以诈骗罪定罪!
“人民法院绝不姑息!”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坚决维护基金安全!
医保骗保犯罪的四大特点
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骗保犯罪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一是所涉罪名集中化,诈骗罪占90%以上;二是犯罪主体多元化,参保人员涉案占比大;三是犯罪手段多样化,职业骗保专业化、团伙化;四是犯罪数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有的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
相关负责人强调,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同时全力追赃挽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维护人民利益!
暖心瞬间!夫妻驾车途中偶遇走失男童,热心带其找交警助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