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组激发澎湃动能:贵州大数据集团“数”径通达,引领数据价值释放

mysmile 1 0

贵州,或许是全国最懂数据价值的省份,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的战略定位,加之大数据产业的先发优势,这里早已成为政策研究者剖析区域数字改革、产业实践者探寻技术落地路径的重要观察样本。

扎根黔贵沃土的贵州大数据集团,没有只守着贵州的“数据金矿”,而是主动打破地域边界,把技术和服务变成“金钥匙”,叩开市场的大门,从西南数据高地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这份“走出去”的底气,源于实打实的成果积累。

本文图片均由 贵州大数据集团党委宣传部 提供

9月3日,国内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出炉,花落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和联通数字科技,来自贵州的“医疗云”正惠及全民。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期间,贵州省国资云正式发布、贵州“数据要素-数据知识产权双登记专栏”上线。这些成果的背后,也离不开贵州大数据集团。

从2018年正式成立,到2024年底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指导进行改革重组,如今的贵州大数据集团重新出发,在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

助力贵州国资国企“数转智改”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一日千里,对国有企业而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数博会期间,贵州省国资云正式发布,这是由贵州省国资委统筹主导、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全省国资国企专属云平台,是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度“揭榜挂帅”课题《国有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发展路径研究》的核心转化成果之一。

贵州省国资云的发布,宣告贵州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体系化的推进阶段。国资云背后的建设单位正是贵州大数据集团。

贵州大数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国资云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从laaS、PaaS、DaaS到Saas的全栈云服务及企业级大模型智算支持,涵盖国资监管、企业运营和数字化管理等多类业务。同时平台汇聚各类SaaS应用,覆盖财务、资产、投资、人力、供应链、党建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集约、高效、“一站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国资云的用户——国企们,最关心的还是这个平台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价值。

据记者从发布现场了解,贵州国资云的价值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企业成本大幅度降低,预计可降低企业IT投入40%左右,让国企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发展上;二是效率显著提升,预计运维效率提升50%左右,业务流程优化,协同效率提高;三是监管更加精准,实现从事后监督到事中监督的转变,动态监测重大事项资金流向,有效防范国有资产风险,守护国有资产安全;四是转型加速推进,培育数字人才,推动企业从管资产向管数据转型,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进而助力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区。

参会企业坦言,这并非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生产关系变革。那么,贵州国资云背后的“硬实力”究竟如何?能否支撑贵州国企的“数转智改”需求?

上述贵州大数据集团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贵州国资云采用全栈国产化信创技术架构,涵盖芯片、服务器、存储、安全等软硬件设施,首期已部署服务器116台、网络与安全设备42台,可提供10000vcpu、30500GB内存及超过1PB的存储容量,从底层保障数据安全与系统可靠,助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一云统揽、一网协同、一网监管”的贵州国资云在实现贵州全省国企数据的统一汇聚、治理与价值转化的同时,也为全国国资系统数字化体系建设提供方案参考。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已将“数字化转型、国资央企‘AI+’”作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发布了国资央企“AI+”专项行动实施要点,启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建设专项工作,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引导国资央企加快数转智改进程,做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双登记专栏破解数据确权难题

从智慧城市建设中精准的交通流量调控,到智慧文旅领域依托游客行为数据打造定制化体验项目,数据开发利用的成果正广泛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产业人士眼中,数据不是危化品,更像是核燃料,具有高敏感性,又有高价值,人们希望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能量,但在加工、流通过程中,又要面对高要求,才能使其像电力一样点亮了千家万户。比如,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数据要交易,先得有“身份证”。

据记者了解,当前国家数据局正持续完善公共数据资源、数据产权登记制度,财政部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在贵州,依托贵州大数据集团“龙头链主”优势,该集团旗下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凭借其广泛的数据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强大的产业协同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流通交易,积极开展数据要素、产权、资产登记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数据合法合规、安全高效地登记入场、流通交易。

数博会期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上线“数据要素-数据知识产权双登记专栏”。该专栏聚焦工业、交通、文旅等三大重点领域,涵盖上述三大行业领域60件数据要素和数据知识产权,在全国首创实现数据要素与数据知识产权“双证并发”的创新登记模式。这一举措,标志着贵州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坚实一步。

该专栏上线后,将为企业提供“登记—保护—交易—备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市场主体可同步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和数据要素登记,依托贵阳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场内流通交易,市场主体完成交易后将交易过程数据提交给贵州省知识产权局进行备案和存档,最终实现数据知识产权和数据要素流通可查询,过程可监管,成果可统计。

数据交易是一首协奏曲,更多行业加入,才能让数据交易做大做强做活。

未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继续充分发挥数据流通交易场所的核心职能,把数据要素作为核心技术与产业创新的催化剂,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生态培育,支撑各行业主管部门上线更多优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协同推进线上线下供需匹配和交易撮合、探索金融场景应用创新;同时,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出售、赠予、许可、转让等多元化流通路径,促进产业链数据共享融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另据记者了解,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服务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贵州大数据集团数据业务的总入口与总出口,结合贵州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与《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该交易所始终围绕 “规范、高效、安全”三大关键词,确保每笔公共数据交易都合规落地、高效流转、安全可控。

具体来看,在“准入底线”上,依据《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要求,一级公共数据产品应当进场交易;二级公共数据产品鼓励进场交易;在流程上,实现了全线上闭环,让交易“跑更快”;在定价方面,锚定数据真实价值,不搞“一刀切”,实现“价实相符”,让数据价值在公平交易中落地。

市场拓展开新局

不止于贵州,贵州大数据集团正打开更多市场的大门,让贵州经验在全国落地。

9月3日,国内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出炉,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牵头人)+联通数字科技(成员单位)中选。此次新型集采覆盖贵州省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周期为2年,首年集采需求量为2156万次。

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相关人士介绍,此次中标,将为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接下来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医保影像云中心奠定基础,该中心将汇集医保影像数据归集、影像行为真实核验、跨区域调阅共享等多项创新服务,推动全省范围内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由于此前的药品或高值耗材集采都是针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云胶片”集采让集采制度深入了数字化领域,首次提出“数字化医用耗材”理念,拓展了带量采购的政策内涵与应用场景,让“云胶片”集采备受外界关注。

“云胶片”有哪些作用?

过去,患者在医院做完影像检查后,通常需要付费获取实体胶片,患者在治疗、转诊等环节都需要拿着胶片资料,一旦损坏或丢失还需要重新检查,云胶片既方便留存、方便携带,还能减少患者就医成本。“云胶片”实现了影像上云,医生可以通过一定的系统调取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

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就曾发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如医疗机构无法做到检查影像云存储的,需要减收一定费用。

对于此次“云胶片集采”的意义,“贵州医保”发布的文章提到,通过带量采购整合服务企业、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多方资源,借助贵州大数据发展战略优势,构建了影像云服务可持续、可推广的多方共赢运营模式,不仅节约了医保基金,还为推进区域乃至全国医保影像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贵州经验”。

“走出去”,也是贵州大数据集团改革重组后重点推进的工作。

据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相关人士介绍,在对外拓展方面,贵州大数据集团一方面面向省外用户,提供“信、云、数、算、智、安”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与产品,目前已在部分地方落地并获得好评;另一方面也积极布局海外,去年至今已参加英国大数据展、巴塞罗那IOT互联网展,还与巴基斯坦、泰国在政务、医疗、教育领域开展项目尝试与对接。

上述人士说,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在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性、保障性、基础性、平台性作用的同时,也展现经营性能力与成效,整体朝着市场化、产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