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数博会数据爆炸:AI驱动经济增长,五大举措震撼发布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想象过数据如何重塑未来?在8月28日盛大开幕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重磅宣布:国家数据局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纵深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数据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效能爆发,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具体来看,一是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优化发展环境。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来,国家数据局推动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近30项,支持10个地方探索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20多个地方出台数据条例。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飙升至41.06泽字节(ZB),同比激增25%;数字中国发展指数达150.51,增长10.65%。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数据创新型企业等十几项产业政策,助力数字化转型。
二是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高效流通基础。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等6条技术路线试点。截至7月底,已建成25个城市业务节点,覆盖16个地方。全国智算总规模78万Pflops,稳居世界第二。“东数西算”工程成为战略支柱,八大枢纽节点集聚60%以上新增算力,智算规模62万Pflops,占全国80%。西部地区成本仅为东部50%—70%。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试验平台稳步推进,实现算力资源“一本账”、调度“一盘棋”、整合“一张网”。
三是加强场景应用,引领数据价值释放。推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登记资源、产品和服务超1.1万项,覆盖7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今年大赛赛道增至14个,参赛队伍数量同比增长超20%。发布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应用场景,推动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价值释放加速。
四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推动数据产权制度落地,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促进交易机构互认互通,搭建数据产品需求目录,市场生态繁荣在即。
刘烈宏透露,从场内数据流通交易看,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人工智能领域数据供给能力飞跃,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从场外数据流通交易看,更多经营主体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数据标注、治理企业快速成长。高质量、大规模数据支撑“人工智能+”行动:截至6月底,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400PB,中文数据占比超60%,部分模型达80%;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多倍。
五是壮大数据产业,培育良好生态。按新口径预测,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49万亿元,占GDP35%。核心产业增加值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超40万家,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融资约1800起,市场信心高涨。在去年指导意见基础上,正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加速形成生态优势。
刘烈宏特别点赞贵州: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省份,2024年数字产业规模2500多亿元,增长18.3%;算力枢纽节点投运及在建项目49个,规模超9.2万Pflops,是“东数西算”关键节点,22家数据标注企业就业人员年底将达万人规模。
据悉,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聚焦专业展览、开幕式、交流活动、赛事和特色活动。设置数智领航、数智基建等6大展馆,展示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
记者 玥涵 编辑 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