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翟欣欣获刑12年,“大快人心”之后的沉思

mysmile 2 0

9月19日,翟某某敲诈勒索苏某某一案,迎来公开宣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翟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决翟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魏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

据媒体报道,翟某某就是此前被指“索要千万、逼死前夫”的翟欣欣。而在今年1月,该案开庭审理期间,翟欣欣在法庭上承认了敲诈勒索的罪名,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如今一审宣判,翟欣欣如果不上诉,案件应该就算是画上了句号。

一开始,翟欣欣案到底是民事行为还是刑事犯罪,是婚恋纠纷还是利用婚姻实施敲诈勒索,多有争论。进入司法程序后,相关调查机构逐渐厘清了事实,人们普遍为苏某某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愤懑,也愤慨于翟欣欣的所作所为,期待司法机关能够在查清真相的基础上主持正义。

2023年3月,法院就案件的民事部分判决,认定翟欣欣在婚恋过程中经济特征明显,离婚过程中采取了胁迫方式,是导致苏某某自杀的重要因素,判决撤销离婚赔偿协议、翟欣欣退还现金、汽车、珠宝总计近千万元,撤销翟欣欣海南和北京两套房产的个人所有权。如今刑责归位,算是画上了正义的最后一笔。

只是,司法的句号画上了,翟欣欣一案给公众留下的沉思,不应该只停留在法律层面。

翟欣欣与苏某某通过婚恋网站认识,3月恋爱、5月买房、6月登记结婚、7月翟欣欣便开始提出离婚……如今回头看,这突如其来的“爱情与婚姻”,更像是一场提前预谋、精心编织的骗局。

以爱情为底色的婚姻是美好且神圣的,但是把婚姻当手段和工具,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也在情感、道德上给当事人乃至给社会造成很大冲击。要知道,击溃苏某某的,不只是骤然袭来的“经济损失”,还有翟欣欣对自己情感的背叛,这种心灵上的重创更是钱财无法衡量的。

事实上,这起案件的“案眼”也在于,如果翟欣欣是“外人”,而不是处在和苏某某的婚姻关系中,在判定是否为敲诈勒索行为上就会简单很多。若不是凭借婚姻关系以及对苏某某支付能力的深入了解,翟欣欣恐怕也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婚姻似乎成了她敲诈勒索的一层具有保护性(至少是迷惑性)的外衣。

如今,法院的判决打消了这种顾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翟某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数额特别巨大。在案证据显示,翟欣欣与苏某某婚姻关系仅存续42天,二人无夫妻共同财产,翟欣欣索取的系苏某某个人财产。事实清晰,定性明确,也因此,对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形成有力震慑。

近年来,类似的闪婚闪离、骗婚骗彩礼等行为不时成为热点话题,翟欣欣一案因为索取钱财特别巨大、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而备受关注。人们也都想看看,像翟欣欣这种行为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就像有些网友说的“很难判”。现在,这颗石头终于落地了。

网民直呼“大快人心”,不仅在于这起案件有了句号,更在于对很多类似行为、类似案件都有了底。长达八年的司法长跑,在将正义书写完成的同时,也让该案具有了标志性意义,让公众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