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总理甫上任就遭下马威,马克龙这些年给法国总理挖了多少坑

mysmile 2 0

9月18日,法国人又上街游行了。组织方表示有超过百万人,法国内政部则说只有五十万人。不管人数有没有过百万,许多人走上街头表达对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整体法国政治的不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国全国街头的示威者,其实也是工会以及左派政党给9月10日才上任的法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的一个下马威,也是勒科尔尼面临的棘手情况的具象化。

法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 视觉中国 图

法国现在债务情形糟糕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惠誉12日将法国主权评级下调到历史低点,法国也是欧盟主要国家里少有的政府赤字继续走高的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法国政府要么开源,要么节流,不论哪一条只要贯彻下去,都能缓解法国糟糕的情形。但是问题就在于,自从马克龙去年决策失误解散议会以来,法国议会里没有政党或政党联盟拥有多数。左派希望开源,对富人加税,右派希望节流,减少政府开支。两边互不相让,马克龙的中间联盟也无计可施。此前两任总理巴尼耶和贝鲁都是因为这样才被议会推翻。

在这种议会麻痹瘫痪的情况下,既开不了源也节不了流,收支问题自然无法解决。法国政治乱局在一两年内也难以看到解决曙光。

总理勒科尔尼甫一上任,就频繁会见工会以及商界领袖,同时被任命后不久就和左派社会党的第一书记通了电话。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举措成效不大,他打破困局的可能性不大,法国的政治混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

马克龙(右)与勒科尔尼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糟糕的财务状况和戳到痛点的减税

现在法国拥有全欧盟最严重的财政赤字——2024年时法国的财政赤字达到了GDP的5.8%,几乎一倍于欧盟定下的3%的红线。放眼整个欧盟,只有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财政赤字GDP占比高于法国,但法国的GDP是欧盟第二,因此赤字的实际数额法国就“一骑绝尘”了。

更糟糕的是,法国是欧盟内部为数不多的几个近两年来赤字情况恶化了的国家。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带来的能源危机让欧盟各国普遍都增加了支出。当年法国的赤字占GDP比重是4.7%,与西班牙的4.6%类似,要低于意大利的8.1%。两年之后,2024年西班牙将自己的赤字降低到了3.2%,意大利降到了3.4%,法国却逆势而行,财政赤字只增不减。

从整体负债增长来看,从2000年到2024年的二十余年间,法国的公共债务增长了53%,要远远高于德国的5%以及意大利的27%。以至于看到现在法国的政治混乱以及债务危机,意大利媒体多有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唏嘘感:以前都是意大利被当做“欧洲病夫”,谁成想现在意大利倒是政治稳定,经济向好,当年没少嘲笑意大利的法国,自己深陷泥潭了。

至于为什么法国的财政会到今天这个地步,那就不得不提马克龙2017年初次当选之后的政策了。当时的马克龙在竞选时就打出了减税的大旗。当时马克龙的打算是,给公司减税从而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给居民减税则可以促进消费,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至于由此带来的政府收入降低,则可以由削减开支以及增加其他税种来解决。

只可惜马克龙的政策没执行多久就遇到了问题。这就是2018年因马克龙政府提高燃油税的构想引发的黄马甲运动。在为期近一年的运动高潮的压力下,马克龙政府不得不放弃调高燃油税的政策。同时为了安抚民众,政府还推行了提高最低工资等一系列增加开支的政策。

此后新冠疫情造成的封城以及经济停摆,以及此后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都让法国政府的债务快速增加。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其实问题也不大。毕竟这是整个欧洲乃至西方社会都遇到的问题。不过法国的问题在于其减税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实际上法国2024年的政府开支总体水平已经落回到了2018年时的水平,但是法国的税收比2018年时减少了2.5%,由此带来的就是赤字的快速恶化。

而细看减税的对象,则更可以看出为什么马克龙现在受到如此多左派以及法国中下层民众的厌恶。根据法国经济景气观察所的测算,这减少的2.5%税收中,有0.8%是给公司的减税。这一部分税收减免减轻了企业负担,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头的1.6%是因为居民的减税,而这一部分减税大部分都造福了法国的富人阶级,尤其是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群。

这就戳到了许多法国中下层居民的痛点。毕竟法国的有钱人在过去三十年间财富几乎经历了巨额的增长。根据法国《挑战》杂志测算,法国最富有的500个家族所拥有的财富从1996年至今翻了14倍,其占GDP的比重也从6%暴增到了40%。

这也是为什么,当左派以及中下层民众听到政府对债务危机的反应是削减政府公共支出而不是对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人开刀之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新总理或难免重蹈两位前任的覆辙

现在法国议会中三分天下的格局,更是把债务危机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现在法国国民议会里各派势均力敌,不论谁当总理,都无法推动任何实际政策落地。

大家都认同法国当前的债务问题严重,惠誉下调法国评级的决定也在法国国内引起了激烈讨论。但是左派认为现在底层民众生活依然艰辛,出了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在法国的乡村诸如学校和医院等政府公共服务已经捉襟见肘,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对家产百亿欧元的富豪开征特别税。

右派则认为让资本自由流动才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债务危机,第一要务自然是削减开支,削减福利。同时,对于巨富来说,祖国自然没有自己的钱重要。要是贸然开征针对富豪的特别税,可能造成富人逃离以及资产流失,影响经济,赔了夫人又折兵。

极右翼的国民联盟更是提出了包括减少对欧盟的缴款等荒腔走板的政策提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龙不论任命谁当总理,都没有办法真正提出一个可以落地的政策实在地降低法国的赤字以及债务。

勒科尔尼17日接见了左派的各个主要政党以及极右翼国民联盟的党首。初衷自然是充分交流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

但是,会面结束之后,属于温和左派的社会党第一书记奥利维耶·富尔直接表示总理没能回应社会党的主要顾虑,社会党现在很可能会对政府投下不信任票。至于激进左派的“不屈法国”,根本就拒绝接受总理的接见。

现在看来,勒科尔尼将很难避免他两位前任的宿命,很可能还是会一事无成地在几个月后黯然下台。不得不说,马克龙这些年来从减税到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有种在给当法国总理的人挖坑的感觉。

(徐晓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