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看盘|ETF模式发力,龙头股牵引A股震荡前行

mysmile 3 0

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有所上移的态势。其中,大市值品种表现强劲有力,是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等主要股指在盘中涨升的牵引力量。不过,在午市后,主要股指的上行力度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小市值品种冲劲减弱,个股也是涨少跌多。看来,短线动量资金更多涌向了大市值龙头品种,这有利于后续A股主要股指的行情演绎。

ETF模式有望取代“杠铃模式”

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流动性仍然充足。因此,动量资金采取了杠铃模式,一方面加大对低波红利主线的投资力度,主要逻辑是经济放缓,利率持续走低,从而显现出高股息率个股的性价比。故,低波红利主线在近年来一直是A股的核心主线之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利率下行所带来的流动性过于充沛,因此,小市值品种浮力强劲,量化交易模式的盛行更是推动着小市值品种成为A股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

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实体经济有望触底回稳,AI叙事是一浪高于一浪,从而抬升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成长股投资逻辑渐渐强硬起来,成为吸引动量资金的核心方向。相对应的是,低波红利主线、小市值品种的量化交易模式渐渐减弱。

只是由于高成长主线的高弹性、高风险,使得市场增量资金更愿意通过ETF渠道去投资AI投资主线、创新药投资主线、人形机器人投资主线。因此,今年以来ETF快速扩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五,全A股的ETF规模从去年年末的37319.89亿元增加至52447.07亿元,年内新增规模超过1.5万亿元,达15127.18亿元,已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ETF市场。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两个较为清晰的特点,一是热门主线的ETF扩容速度极快,包括前文提及的AI投资主线等产业投资主线,也包括跨境ETF,比如说中概互联ETF等等。二是ETF扩容速度极快。如果按ETF市场万亿规模突破的时间节点分布来看,今年来已接连突破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整数关口,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尤其是此次ETF市场迈入5万亿时代,仅经历了约4个月,时间大为缩短,这就说明增量资金主要是通过ETF渠道进入A股。

大市值品种的牵引力量有望持续增强

由于增量资金往往决定了A股的投资方向,因此,ETF模式有望引导A股的投资方向。

一是ETF扩容的方向主要是高成长产业主线,而低波红利ETF、中证2000ETF等ETF的交投、规模在今年以来并未大幅扩容,所以,导致了低波红利模式与小市值投资的杠铃模式慢慢退出。而大幅扩容的跨境ETF、高成长产业主线的ETF大幅扩容,所以,此类主线成为A股以及ETF交易的核心。

二是ETF的投资模式决定了行业龙头股往往会持续领涨,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龙头股是行业景气的最直接体现者,最能够享受到产业大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ETF扩容之后,ETF的基金经理们会迅速将增量资金增配至行业龙头股,所以,行业龙头股既享受到行业超额增长,又享受到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故,大市值品种在今年以来持续大涨,在周三,宁德时代(300750)、中芯国际(688981)等各行业的大市值龙头股再创历史新高,而港股的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W(09988.HK)也是高举高打,均拉出强有力的突破式阳K线。

综上所述,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的且积极的变化,ETF模式推动着大市值品种持续涨升。由于ETF模式在A股方兴未艾,且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主线的叙事仍然活力四射,所以,大市值龙头股还会继续扬升,A股的后续走势也可以继续期待。

(执业证书:A121061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