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遭遇破纪录暴雨侵袭:居民清晨醒来发现小区被淹 道路积水导致车辆通行如行船
文 / 陈溯
我国中部地区近日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9月10日夜间至11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区域出现持续性暴雨,引发多地城市内涝灾害。河南许昌市民反映"小区门口积水已达腰部",安徽北部网友也表示"暴雨已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当地防汛形势严峻。
当前已进入9月,我国主汛期(6月至8月)虽已结束,但极端降雨天气仍在持续。此次中部地区为何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降雨过程?气象部门对此作出专业解读。
许昌遭遇历史最强暴雨 单日雨量突破纪录

9月11日,河南许昌遭受历史罕见暴雨袭击,城区多处出现严重积水导致车辆被淹。图源:沸点视频截图
9月11日,黄淮地区迎来本轮最强降雨时段,其中河南许昌等地雨势尤为猛烈。气象监测数据显示,9月10日8时至11日8时,河南许昌、扶沟、鄢陵、太康四个站点降雨量均达到大暴雨级别,位列全国国家气象观测站雨量排行榜前四位。
其中许昌市24小时累计降雨量高达163.8毫米,一举打破当地9月单日降水量历史纪录。更严峻的是,11日凌晨2时至7时,许昌连续5小时出现小时降雨量超2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雨势集中且强度极大。
据媒体现场视频报道,许昌城区多处出现严重内涝,林科所、科技广场等雨量监测站点数据显示累计降水量已达70毫米以上,部分低洼路段积水深度达到2.9米,有市民因车辆被淹被困车顶等待救援。为保障市民安全,许昌市自9月11日5时起对中心城区实施"四停"措施,即停工、停业、停运、停课。
针对此次极端天气过程,河南省气象局提前预警,于9月10日15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同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郑州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全市非寄宿制学校暂停上课,市内高架桥允许车辆临时停靠避雨且不按违章处理。周口市太康县、扶沟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二广高速、京港澳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因积水严重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截至9月11日8时45分,河南省范围内共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60个,其中暴雨红色预警12个,各地正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专家解析:多重气象因素导致极端降雨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本轮强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的显著特点,局部地区过程降雨量已达180至20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12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表示,河南中东部、山东西南部、苏皖北部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河南许昌、山东菏泽等部分地区的降雨强度已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属于典型的极端天气事件。
对于此次强降雨的成因,河南省气象台专家解释: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与北方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黄淮地区生成并维持一个能量充沛的气旋系统,该气旋在东移过程中不断吸纳水汽,导致强降雨带在河南中东部至苏皖北部地区长时间滞留,从而引发持续性强降雨。

降雨带持续东移 需警惕次生灾害风险
目前河南中东部强降水仍在持续,河南省气象部门预计,本轮强降水主力时段集中在9月11日11时至12日凌晨2时,郑州、许昌、周口等城市仍将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随着低涡系统东移,降水带正逐步向华东地区推进。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9月11日至12日,黄淮地区降雨将进一步发展加强,由于低涡切变线持续维持,配合地面气旋东移,切变线南侧暖湿气流旺盛,对流能量充足,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仍将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伴有8-10级雷暴大风。11日8时至12日8时,上述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气象专家特别提醒,9月以来河南大部、山西南部等地已出现多轮阴雨天气,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此次强降雨过程与前期多雨区域高度重叠。相关部门需重点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地质灾害,降雨期间公众应避免前往山区、河谷、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