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海昏侯墓千年珍宝首现临沂,120余件文物带你沉浸汉代辉煌!
亲爱的文化探索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一场穿越千年的汉代文化盛宴正等你来体验!8月27日,“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震撼开幕,瞬间引爆全城热潮。
本次特展由临沂市博物馆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联手打造,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承办。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首次在山东临沂集中展示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珍品,包括礼乐重器、儒家典籍等120余件(组)文物,带你沉浸式感受大汉文明的璀璨光芒。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成为全场焦点,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其上绘有孔子及其五位弟子的画像及生平文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孔子画像,堪称历史瑰宝!
其上绘有孔子及其五位弟子的画像及生平文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孔子画像。
游客在青铜雁鱼灯前争相打卡,这款设计巧妙的灯具不仅可调节亮度,还能净化烟雾,体现了汉代工匠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雁鱼灯灯盘上有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够挡风,又能调节亮度。灯油或白蜡产生的烟雾会被灯罩挡住,向上进入雁腹。雁腹内注入清水,烟雾溶于水中保持室内清洁。雁鱼灯可以自由拆装,便于平时的揩拭和清理,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
耀眼夺目的金器展区人头攒动,麟趾金和褭蹏金以其精美工艺和独特造型,展现汉代黄金艺术的巅峰。
麟趾金底部为椭圆形、内部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瑞兽麒麟的脚趾。采用花丝镶嵌等细金工艺制作而成,底部铸有“上”“中”“下”字样。
褭蹏金。
褭蹏金呈马蹄状,圆底,中空、斜壁,前壁高,后壁低,呈一斜面。采用花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精心制作,底部铸有“上”“中”“下”字样。
编钟展区传来悠扬乐声,这些古代乐器代表等级和地位,其锻造工艺精湛,音律和谐,让人仿佛听到千年前的宫廷雅乐。
编钟是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也是等级和地位的象征。它的锻造历经千锤百炼,钟的音专成律,律致成乐。音调合一,始得和韵。刘贺墓中共出土青铜编钟二堵,24件,其中鎏金纽钟14件、甬钟10件,鎏金青铜龙纹套头、鎏金青铜虡各2套。
龙凤纹韘形玉佩以其上乘白玉和清晰纹饰,展现汉玉雕刻的最高水平,每一细节都诉说古代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海昏侯墓出土的龙凤纹韘形玉佩,白玉,质地上乘,保存完好,无钙化痕迹。器身两旁的龙凤纹、卷云纹以及缠枝花等图案清晰可见,镂雕和透雕工艺的运用堪称汉玉的最高水平。
青铜提梁鋞作为汉代贵族用品,其精致设计和实用功能,折射出当时的生活美学。
圆形盖,盖面微隆,中间有一圆角长方形纽,纽孔较小。器身呈圆直筒形,平极底矮足。上腹部附有一对半环形耳,耳上各有一扁圆形衔环,衔环与链形提梁相接。提梁作弓形,两端为龙首状,龙口衔链环与腹侧半环纽上铜环相套接。汉时常见,多为王公贵族所使用。
特展开幕式吸引了80余名文博爱好者参加,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开幕式上,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互赠学术书籍,促进文化交流。
彭印䃂馆长现场带来《走近海昏》主题讲座,生动讲述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历程、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遗址保护与展览体系建设成果,观众听得入迷。
开幕式上,观众纷纷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彰显了公众对汉代文化的浓厚兴趣。
特展还推出了百余款海昏主题文创产品,从文具到生活好物,应有尽有,好看又好逛,让你把文物带回家!
重点来了,看展还能薅羊毛→在特展现场文创消费满118元,即可免费获赠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门票一张。盛情相邀山东老乡前来豫章故郡,与海昏侯刘贺相遇,与璀璨大汉文明相逢!
原标题《跨越千年再归乡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在山东临沂开幕》
记者:玥涵 编辑:玥涵
国台办:九三阅兵将邀请台湾同胞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