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摆位新规重磅来袭!城市烟火气如何引爆?

mysmile 3 0

上海外摆位新规重磅来袭!城市烟火气如何引爆?

你知道吗?上海的街区正悄然变身活力中心!为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烟火气",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重磅管理措施,明确外摆位设置需与区域风貌协调,建立公开的业态"白名单"制度,鼓励重要节假日灵活延长经营时间,并要求完善垃圾收集、移动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8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外摆位设置 提升街区"烟火气"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对前期政策进行细化升级。据悉,今年4月上海已出台优化设摊治理工作方案,此次新规是深化落实。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绿色上海"公众号8月6日披露,全市现有设摊点位997处,包含管控点66处、疏导点438处、特色点493处,其中376处特色点已设置外摆位,117处为特色集市。

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区域划定与安全保障双管齐下

《若干措施》明确,规范外摆位设置旨在实现"有烟火无油烟,有人气不堵路,亲民不扰民"的治理目标,通过科学规划激发消费潜力。新规从区域划定、管理标准、配套服务、安全监管等六大维度构建管理框架,要求各区在确保公共安全和市容整洁的前提下,依托店铺前场空间拓展经营服务。

根据规定,外摆区域划定需综合考量街区功能定位、道路条件、人流密度及居民区距离等因素,经科学评估后优先在设摊特色点、商圈、夜生活集聚区等区域推进。设置标准上,要求外摆设施安全稳固、整洁美观且易于收纳,市政道路需保留不少于2米的连续人行通道,严禁占用非机动车道和盲道,并严格控制噪音、灯光等环境影响。

业态管理方面,将建立公开透明的"白名单"制度,鼓励在法定节假日及"五五购物节""上海夜生活节"等重要节点灵活调整经营时段。安全保障体系特别强调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通行需求,要求属地管理部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灾害性天气预警期间强化户外设施安全检查。

设摊治理升级:997个点位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

作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实践,今年4月出台的《工作方案》已构建"疏堵结合、分类管控"的设摊治理体系,明确要求新增设摊疏导点、管控点和特色点,优化集市夜市布局,并建立健全备案机制和社会参与制度。

黄浦区设摊地图。上海黄浦图

徐汇区设摊地图。上海徐汇图

目前全市各区已通过官方公众号公示设摊"一张图",清晰标注开放区域、点位信息及申请流程。统计显示,全市997处设摊点位中,特色点占比达49.4%,其中外摆位占特色点总量的76.3%。管理创新方面,部分街区探索"多格合一""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协同治理模式,通过自律组织建设和多元协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新规明确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对市民反复投诉或整改不力的点位将实施调整或取消,各区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随着外摆位管理体系的完善,上海正通过精细化治理平衡城市烟火气与管理秩序,为提振消费活力创造优质环境。

记者玥涵 编辑玥涵

鹤岗萝北机场奠基开工,预计2027年通航,将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