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润申城|在“最江南”的青浦,把“何以江南”讲透

mysmile 2 0

“今天,我们一定要把‘何以江南’讲深、讲透。”日前,“理润申城•青浦丨青听理声”项目在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正式启动,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在主旨演讲中如此说道。活动围绕江南文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潜力,开展“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首期主题对话。

王战认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江南曾是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大运河的交通作用促进了城市群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进而促使江南成为文化含量极高的地区。四大名著的作者都出自这一带,就是典型例证。他提到,中华文化拥有几千年的深厚积淀,其中相当多富集在江南区域。江南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人民自信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海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做好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工作,把它讲深、讲透。

“青西古镇可以借助千年文旅资源,打造‘上海的威尼斯’‘江南的香格里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纲认为,青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极为深厚,拥有福泉山、崧泽等史前遗址,青龙镇等历史重镇,是上海的“文化之源”与“最江南”之地。在李天纲看来,得益于保护性开发,这片地区留存了宝贵的“静土”资源,其水乡泽国地貌、九峰三泖景观及文化脉络,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优势。他建议,将朱家角、金泽这样的江南文化代表打造为如国外游客已经赞誉的“上海的威尼斯”,如沪苏浙游客喜爱云南文旅那样的“江南的香格里拉”。

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曹伟明说道,“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中,青浦要凭借其深厚文脉与灵动的水脉,焕发持久的文化魅力和魔力。青浦是‘上海之源’,青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孤本’、传承有序的‘珍本’与内涵深厚的‘善本’,这里拥有崧泽、福泉山、青龙镇三大国宝级遗址,拥有朱家角、练塘、金泽三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他认为,当前上海城镇发展中,必须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避免千镇一面,通过“农文旅商体展”六业深度融合等模式,让上海六千年的崧泽文化持续回响,构建兼具诗性与“魔性”,吸引力强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与新业态,在海派新变中出色出彩出圈。

现场,专家与市民观众就“怎样将江南文化和古镇能量融合叠加,实现多元主体共赢”“如何继续发挥‘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历史’品牌作用,打造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和产业共生路径”等问题展开对话讨论,为青浦区推动“农文旅商体展”六业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据悉,接下来市社联、青浦区委宣传部将通力合作,共同将“理润申城·青浦丨青听理声”项目打造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与青浦发展实践同频共振的加速器,让理论从抽象概念变成身边故事,成为连接理论与群众、政策与民生的青浦区声。

“理润申城”一站式基层理论宣传普及项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各区共同举办,依托市社联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发挥专家学者推进理论宣传“深下去”的关键作用,着眼区域发展重点、基层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为基层解疑释惑、为发展把脉出招、为治理凝心聚力,形成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基层治理实践者共论、共建、共治的“思想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