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首家CVC基金落地,尹志尧谈集成电路科创投资:产业资源才是助推器

mysmile 3 0

临港新片区首家CVC(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落地。

9月29日下午,上海智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智微资本”)首期基金庆立仪式暨产业生态合作共建交流会在上海临港举行。智微资本首期规模15亿元的“智微攀峰基金”正式亮相,该专业化基金步入实质性投资阶段,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智微资本是由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微公司”,688012.SH)战略发起并参与出资设立的投资平台。该公司今年2月成立于临港新片区,中微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微临港持股45%,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刘晓宇系中微公司第二届董事会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智微将是未来中微产业外延扩张的重要投资平台,聚焦中微关注的集成电路高端设备、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在这里我们能为被投的企业提供技术、资源、生态三个方面的支持。”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在现场表示。

9月29日下午,智微资本首期规模15亿元的“智微攀峰基金”正式亮相,该专业化基金步入实质性投资阶段,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领域。图 澎湃新闻记者贺梨萍

实际上,此前的6月10日晚间,中微公司即公告披露,中微临港拟与智微资本及其他投资人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募资规模暂定人民币15亿元,由智微资本作为管理人、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发起设立,智微资本拟认缴出资人民币1500万元,预计占该基金募资规模的1%。中微临港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过人民币7.35 亿元,预计占该基金募资规模不超过49%。 

一周前的9月22日晚间,中微公司披露进展,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已完成工商登记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所有合伙人已完成第一期出资。 

尹志尧提到,过去5年,中微以产业投资者的身份投资超过了20亿元,培育了几十家产业链企业,其中8家已上市,3家正在申请上市。其强调,投资后中微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产品的定义和迭代,开放中微的设备测试平台,帮助对接下游客户,“我们始终认为对科创企业的投资,资本只是敲门砖,产业资源才是助推器。”

其同时强调,当前地缘政治愈加激烈,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又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我们看到,一方面部分的高端设备、核心零部件等‘卡脖子’领域仍需加紧突破,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又对半导体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仪式现场,中微公司、国君创新投、上海科创集团、孚腾资本、策源资本、光谷产投、增城产投、中银国际投资、合肥建投资本、上海科创基金、镇海产投,作为智微攀峰基金出资方与智微资本进行了出资签约。此外,智微资本与中保投资公司、上海科创集团、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方未来将围绕项目产业赋能、生态共建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合作,携手构建覆盖半导体全链条的协同投资生态。

中微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和提供等离子体刻蚀、化学薄膜、量检测等微观加工所需的高端关键设备。公司在过去14年保持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大于35 %。在2024年比2023年年销售增长44.7 %的基础上,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3.9 %,达到49.61亿元。

尹志尧近日也公开提到,目前公司的三十多种设备已经覆盖半导体高端设备的25%到30%,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公司计划通过有机生长和外延扩展,逐步覆盖半导体高端设备的50%到60%,发展成为平台型的集团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8月,中微公司临港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的启用,将为中微各类设备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助力中微在全球集成电路设备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此前的2021年,中微正式启动了中微临港产业化基地、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基地的建设,其中中微临港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16.7亿元,为中微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而在临港新片区的主导产业中,集成电路绝对是核心组成。发展至今,临港新片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高地,2020年10月正式揭牌的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目前也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产业创新力最强的基地。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最新介绍,新片区集成电路企业从最初2019年的3家增长至目前超过300家,产业规模从5亿元跃升至500亿元,并在各个环节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龙头企业,如装备领域的中微、拓荆,晶圆制造领域的中芯、积塔,封测领域的长电、盛合晶微,材料板块的新昇、天岳,设计领域的寒武纪、燧原等等。

“如今,临港已初步形成覆盖装备、制造、材料、封测、设计全产业链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可以说,‘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一家集成电路企业不出临港,就能高效对接上下游资源。”

实际上,早在10年前,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教父”的张汝京就受邀在临港创办了新昇半导体。2021年,尹志尧带领的中微在临港正式启动中微临港产业化基地、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基地的建设。在2024年8月的东方芯港五周年大会上,吴晓华曾尤其提到,“没有张汝京、尹志尧等人及所率领公司的选择,就没有临港集成电路产业的今天。”

临港新片区已初步形成覆盖装备、制造、材料、封测、设计全产业链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图 澎湃新闻记者贺梨萍

其在此次的现场表示,临港正在朝着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高地迈进,目前可以为集成电路企业量身定做四点:一是利用产业链空间集聚的优势,帮助企业实现最低的沟通对接成本、物流运输成本;二是建设更多设计类、测试类、量测类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降低研发生产成本;三是利用上下游采购补贴政策,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切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四是利用临港在跨境金融、融资租赁、共保体等金融领域的优势,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开展跨境业务、提升抗风险能力。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李向聪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创业需要一个链条,这个链条首先就需要龙头企业来牵头打造产业生态。智微攀峰基金是临港第一个CVC基金,“龙头企业左手做CVC进行投资,右手给一些订单,那么政府就可以打造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平台。”

李向聪补充强调,集成电路设备中很多零部件,特别在先进制程领域,“国产替代还是比较少的,这就意味着还有着庞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