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红 " 千里寻椰 " 在某医美机构接受手部光子嫩肤,术中痛感轻微,但术后几分钟出现持续 7 小时的火烧般剧痛,就医确诊为深二度烧伤,医生明确可能遗留永久性瘢痕。


涉事机构提出赔偿 2 万元,受害者拒绝 " 息事宁人 "。

此前,博主 " 勇敢小吴的攻略号 "(以下简称 " 小吴 ")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教科书级别的医美维权经历。
8 月初,小吴在上海某医美机构提供的光子嫩肤美容项目中被烫伤面部,脸上多个部位在红肿过后出现了水泡。
事发后,小吴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记录了伤情和事件因果。经诊断,她的面部为二级烫伤。带着这份鉴定结果,她找到医美机构协商。然而,医美机构坚称这属于正常现象,并对小吴的沟通不予理睬。
协商碰壁,小吴并未放弃。在咨询律师后,她于 8 月 6 日向 12315 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举报。8 月 9 日,在相关部门介入后,医美机构终于做出回应,主动提出前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8 月 13 日,在医调委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签订调解协议。8 月 17 日,小吴发现赔偿款到账了。
" 我觉得自己能维权成功,是因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小吴告诉记者,此前,她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了医学硕士,配合广告学双学位硕士的知识背景,并自学大量法律知识。她说,知识给了她力量和底气。
事发后,小吴并未惊慌,也没有找医院大闹,而是保持冷静,当即咨询皮肤科医生和律师,紧急处理烫伤、清晰取证、投诉、调解 …… 她早知维权不易,但还是有条不紊地走流程。在清晰齐全的证据链面前,医美机构再无狡辩的机会。
" 消费者维权,主要分为取证、投诉、调解、起诉几个环节。"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唐陈潇贲律师为医美消费者梳理维权流程时说,纠纷发生后,消费者应第一时间取证,向机构方要求查阅、复制、封存完整的病历资料,并及时保留医美服务合同、费用支付凭证等相关资料。随后,通过和医美机构私下调解、向医调委申请调解,或行政调解,尝试解决纠纷。如调解不成,消费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唐律师表示,若医美机构或个人涉及行政违法,消费者可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涉及机构、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相关资质问题,可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涉及营业执照、医疗执业许可证、虚假宣传、欺诈、乱收费等问题,可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若机构涉及犯罪,消费者应依法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
" 爱美之心可以有,防患意识不可无。医美消费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在进行医美前,消费者应慎重考虑,事先了解风险。一旦发生纠纷,要及时收集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性维权。" 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要 " 治 " 好 " 多病 " 的医美行业,保障医美消费者权益,不仅需要消费者个人积极争取,更需各部门多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