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精选 | 贵州习水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北京入秋时间为2020年来最早

mysmile 4 0

【贵州】习水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通报:系沙门氏菌感染急性胃肠炎

据“遵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贵州省遵义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9月22日发布情况通报(续)称,9月21日,该市通报习水县发生食用“三明治”糕点出现不适症状事件后,市领导率队赶赴习水县进一步督促指导事件处置。近日食用过“三明治”糕点的187人中,有136人住院观察治疗,经市县联合医疗专家组临床诊断,患者病症为沙门氏菌感染急性胃肠炎——普通型。136人中,在习水县人民医院观察治疗85人;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在遵义市内其他医院观察治疗12人、遵义市外医院观察治疗39人。截至9月22日14时,已治愈出院3人,其余在院人员症状较入院时明显减轻,均无生命危险。未住院观察治疗51人,经习水县人民医院回访,均未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调查核实,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目前,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案(事)件调查等工作有序进行。

【陕西】11岁男孩小区内坠井身亡,通报:3名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20日,陕西省西安市11岁男孩小航在小区楼下玩耍时坠井,当晚不幸去世。9月21日,知情人及小航家属称,这个井深十几米,垂直通向地库。事发后,小区物业等单位连夜在井口外设置了围挡,而小航坠井时,此处没有围挡,地面简易的木板和泡沫墩子没有把井口盖严实。9月21日22时17分,西安航天基地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初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系建设单位对通风井区域安全防护不到位,物业日常管理责任不落实,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辨识,未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所致。目前,公安航天分局已控制3名相关责任人,同相关部门依法开展进一步调查处置。

【内蒙古】锡林浩特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录入本地DNA数据库

据新民晚报消息,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对外发布通告称,9月5日起集中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录入本地DNA数据库,并表示本次血样采集的作用是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办理。对于防范老人儿童走失、人员身份信息确认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通告表示,采集过程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居民个人信息及生物样本将依法严格保密,确保信息安全。通告指出,此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望全体市民理解支持,共同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广西】柳州回应“政府补贴未到位”:力争用三年逐步完成兑付

据澎湃新闻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政府官网消息,当地力争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将未兑付的工业企业奖补资金完成兑付。此前,有市政协委员在《关于政府补贴不到位转换为企业银行贷款的建议提案》中谈道,柳州市各级部门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制定了一揽子补贴政策,已有几百家企业享受到了这些政策的支持,估计补贴资金有几十亿,但资金都没有及时拨付给企业。柳州市财政局在答复中介绍,柳州已制定切实可行的《柳州市清偿拖欠工业企业奖补资金方案》。通过进一步加大力度组织财政收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产盘活处置效率等措施积极筹措资金。下一步,在自治区的支持下,柳州力争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将未兑付的工业企业奖补资金完成兑付。同时,严控新增挤占,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科技研发等财政资金,原则上不再挤占挪用。

【云南】罗平一地整治不文明丧葬:禁止游丧闹丧,倡导节俭办丧

据澎湃新闻消息,云南省罗平县阿岗镇人民政府近日对外发布整治游丧闹丧等不文明丧葬行为的告知书,提出禁止在公共场所进行游丧活动,不得占用公共区域搭设灵棚、摆设花圈或焚烧冥纸冥币。相关部门将对违反规定者依法依规进行教育、劝阻或处罚。告知书提出,整治内容包括:禁止在公共场所(包括道路、广场、居民区等)进行游丧活动,如沿途抛撒纸钱、燃放鞭炮、敲打乐器、文艺表演、高声喧哗等,不得妨碍交通秩序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倡导节俭办丧,反对铺张浪费,禁止在丧事活动中进行低俗表演、封建迷信活动或雇请职业哭丧队等行为;丧事活动不得占用公共区域搭设灵棚、摆设花圈或焚烧冥纸冥币,避免污染环境;送葬车辆需按交通规则行驶,不得违规占道、阻塞交通,严禁使用高音喇叭或扩音设备制造噪音。

【山西】化工企业突发爆炸,应急局:事故致1死1伤,已介入调查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消息,9月21日,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多位网友反映称,下午2时许,当地一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9月22日上午,多名周边商户回忆称,爆炸声后空中升起大量烟尘,附近建筑发生明显震动。一段由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栋钢结构建筑一层发生严重变形,外墙扭曲倾斜,瓦砾散落路边,多辆停靠附近的汽车被倒塌的建筑构件压毁。据悉,目前应急管理部门已全面介入事故调查工作。河津市应急管理局最新回应称,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北京】市气候中心:今年入秋时间为9月13日,2020年以来最早

据中新网消息,记者9月22日从北京市气候中心获悉,2025年北京气象观测代表站观象台入秋时间为9月13日。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候季节划分》(GB/T42074-2022)规定:依据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在首次连续5个满足小于22℃的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9天)中,按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北京市气象部门表示,根据气温监测实况,2025年自9月17日起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开始小于22℃,并于9月21日达到连续5天小于22℃,其所对应的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为9月13日(21.9℃),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秋时间为9月13日。据此判断,2025年北京入秋时间为9月13日,与常年入秋时间持平,为2020年以来最早。

【江苏】南通通报“家纺虚假宣传”:已对9家经营主体调查取证

据中新网消息,针对媒体报道江苏省南通市网销家纺“四件套”存在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行为,9月22日,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已对9家涉事经营主体调查取证。通报称,9月21日晚,媒体报道涉及该市相关网销家纺“四件套”存在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行为,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连夜行动,目前已对9家涉事经营主体调查取证,抽样检测产品67批次,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涉案物品7389套(件)。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核查,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同时,该市将举一反三,迅速开展家纺行业规范整治秋冬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常态化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