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模范出自人民,认可来自大众

mysmile 2 0

日前,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名单揭晓。龚建强、姜经纬、胡建、卢广宏、赵听听、马寅青、卢俊威、Maskay Ashish、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团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天关”卫星研制团队等10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称号。

细看这份名单,会发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是这座城市的两千多万市民中的佼佼者,也是上海这座有爱之城的践行者,他们共同诠释了上海的城市品格。

派出所副所长姜经纬,为了让老人走出丧子之痛,十二年来默默扮演别人家的“儿子”;技师龚建强,新婚第六天妻子突发中风成为植物人,他用二十三年的悉心照料诠释爱情的模样;房产业务员卢广宏,三十年间七次见义勇为……时间考验着一个人,塑造着一个人,也证明着一个人,他们完全配得上“感动上海”这份荣誉。

模范出自人民,认可来自大众。“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将事迹突出、精神可嘉、社会认可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推选对象,通过市民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推选出先进典型。这些获奖者,本身就是大众的一部分,他们就是我们的身边人。

这些获奖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坚守与担当。如护理员赵听听多年守护三十五位失能老人;潜水队长胡建常年在暗流中抢救生命;因早产失明的马寅青创立有声书公司,为视障伙伴开拓新天地。

心理学家西蒙·巴隆·科恩认为,感动的本质是将他人视为目的而非工具。当这种利他行为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成为一种人生信念,融入一个人日常、持久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人也就成了大写的人。将一件平凡的善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十几年、几十年,也就抵达了看似遥不可及的“伟大”。

在名单中我们也看到了“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团队,他们平均年龄不足35岁,100天招引50余家企业,带动500余家大模型企业集聚,生动诠释了“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而“天关”卫星研制团队,耗时多年打造世界首颗宽视场X射线成像卫星,成功获取我国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不只感动上海,更感动苍穹”。

所有这些获奖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用心做事的人。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凡人善举、身边模范,提醒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向上向善、勇毅前行。那感动我们心灵的事迹,我们就应该告诉每一个人。自9月22日起,上海将集中推出先进事迹报道,公益宣传平台将展播人物海报和专题宣传片,地铁人民广场站等将推出主题展。相信他们的感人故事传扬开来,定会带动一批、影响一片,感染、激励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