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狂欢!成都茶馆隐藏的城市密码曝光,十年记录中国独家

mysmile 5 0

昼夜狂欢!成都茶馆隐藏的城市密码曝光,十年记录中国独家

【编者按】

嘿,你听说过“记录中国”吗?自2016年启动以来,这个由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打造的深度报道品牌,已经火热奔跑了十年!如今,它早已成为主流媒体与顶尖学府携手赋能社会的标杆IP,每一期都引爆话题。

2025年,“记录中国”以“城市不打烊:高质量发展活力密码”为核心议题,重磅出击!玥涵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将闪电探访上海、重庆、苏州、合肥、武汉、长沙、成都等活力都市,解码这些城市在昼夜交替中永不停歇的生命力。

本期聚焦“记录中国”成渝线特别报道——《成都茶馆昼与夜》,带你直击茶馆这一成都灵魂符号,如何在不眠不休中释放惊人能量。

想象一下:盖碗茶香里的城市苏醒仪式

沸水高冲,盖碗中蜷缩的碧叶瞬间舒展,茶烟袅袅升起。轻刮茶沫,静待汤色澄明,一杯地道川茶便完成了“苏醒”的全过程——这就是成都清晨的经典画面。

初秋清晨,成都金琴老茶馆里,四川金钱板非遗传承人何宏泉正以娴熟手法“唤醒”当日头道茶汤,也用这缕醇香开启这座城市活力四射的一天。

茶馆作为成都人生活的核心容器,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据《成都通览》记载,1909年成都516条街巷中,茶馆竟达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香飘散。

如今,伴随夜经济爆发,传统茶馆疯狂延伸至夜晚。暮色降临,品茗论道的热度丝毫不减。从历史深处走来,成都茶馆在昼夜交替间持续迸发文化活力,成为这座“不夜城”最火辣的注脚。

晨曲:非遗与茶香的交响

清晨九点,金琴老茶馆的红木桌面已泛温润包浆。何宏泉将两副楠竹快板轻置案上,端起刚沏好的茉莉花茶,杯沿热气与窗外晨光交织成画。

作为四川金钱板第三代传人,何宏泉自上世纪90年代师从大师邹忠新。2008年金钱板入选国家级非遗时,他已在街头公益演出二十余载。这间茶馆的三尺戏台,正是他传承技艺、引爆文化的阵地。

“成都平原好风光,四季乐事任徜徉。正月郊野赏桃花,端午龙舟闹锦江,中秋赏月搓麻将。川剧变脸绝活亮,公园品茗话家常,安逸生活赛神仙!”地道的川音配合清脆板点,何宏泉即兴唱段,为晨茶时光注入爆棚活力。

茶馆里,8岁的汪子博——店员之子,假期总缠着何宏泉学打板。一大一小两副快板,在晨光中交替敲响,非遗传承的种子在这市井空间疯狂萌芽。

四川金钱板非遗传承现场

四川金钱板非遗传承人何宏泉指导少年学习传统曲艺。 本文图片均为玥涵摄

午后:多元文化的共生场

2024年升级改造的金琴老茶馆,主体建筑源自遂宁清代古民居,经整体迁移修复,保留穿斗式木结构与雕花窗棂,让百年建筑在新时代炸裂重生。

作为成都市文化馆特色分馆,这里已是公共文化服务核心节点,年均举办非遗展演、书画品鉴等活动超百场——文化盛宴不停歇!

成都茶馆古建风貌

改造后的金琴老茶馆融合清代建筑风格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每日午后三点,茶馆迎来全天客流高峰。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青年演员李静东与京胡演奏家刘馨丹的到来,让古雅空间瞬间沸腾。

“院里推行‘茶馆实践计划’,40岁以下演员每周需完成3-4场基层演出。”刘馨丹介绍,这种“曲艺+茶馆”模式既锻炼演员,又让传统艺术疯狂融入市民生活。

京剧演员茶馆献艺

青年京剧演员李静东在茶馆戏台表演经典选段

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陈锦眼中,成都茶馆就是“城市文化万花筒”:“这里既是非遗传承的活态博物馆,也是社区议事厅;既能见白发长者博弈棋局,也能遇年轻创客头脑风暴……”作为30年记录茶馆的摄影家,陈锦镜头下的茶馆始终平衡传统与时代。

夜韵: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晚间八点,成都高新区铁像寺水街华灯璀璨,与五百年古寺相邻的陈锦茶铺正迎来夜经济客流高峰。

这家由摄影主题书店转型的文化茶馆,自2015年起便推行"夏季23点、冬季22点"的夜间模式。店长包静介绍:"我们保留川西民居穿斗结构,同时注入现代展陈理念,让老建筑疯狂焕新。"

成都夜间茶馆风貌

陈锦茶铺夜间灯光与古寺轮廓交相辉映

作为成都文旅新地标,这里已火爆举办亚瑟士城市摄影展、COS非遗时尚秀等跨界活动,成为茶文化与潮流生活的融合平台。"常有年轻人拿着明星同款打卡攻略来寻特定座位,"包静笑说,"粉丝还自发建'茶馆打卡地图',让传统文化传播炸裂出圈。"

陈锦在《市井成都》中指出:"现代市井已从商业空间进化為承载城市记忆的精神家园。"成都茶馆正是最佳见证——既有金琴老茶馆"拒绝商业拍摄"的坚守,也有陈锦茶铺拥抱潮流的创新,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平衡。

从晨光中的金钱板唱段到夜色里的文创市集,从盖碗茶的袅袅热气到年轻人的打卡热潮,成都茶馆正以多元形态诠释"市井不打烊"的城市精神。在昼夜交替间,这些散布街巷的文化空间,共同编织成这座城市永不落幕的活力画卷。

成都茶馆文化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