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癌症治疗壁垒: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疗法竟使响应率飙升,副作用锐减!
你知道吗?一项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国家实验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全球顶级机构的最新研究,惊人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衰老是免疫治疗耐药的核心原因!团队在动物模型和二期临床试验中证实,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能显著提升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治疗响应率,且毒副作用大幅降低。这一重磅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
研究团队通过二期临床试验揭示,尽管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HNSCC患者中取得了47.9%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但部分患者仍无响应。这些无响应者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明显免疫衰老特征:负责启动免疫的CCR7+CD4+幼稚T细胞和维持记忆的CD27+记忆B细胞比例骤降,T细胞和B细胞受体克隆多样性减少,衰老标志物表达升高。
团队构建了免疫衰老相关基因集评分系统,证实无响应患者的T细胞和B细胞评分更高,并发现IGF1+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与CD4+幼稚T细胞减少负相关,从而揭示了免疫衰老导致治疗耐药的关键机制。
为验证策略,团队在多种动物模型中测试了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在衰老小鼠模型中,PD-1抑制剂联合达沙替尼和槲皮素治疗显著减少肿瘤病灶并延长生存期,优于单用PD-1抑制剂或联合化疗。该治疗降低了肿瘤内免疫细胞衰老标志物表达,同时增加了CD62L+CD44-CD4+幼稚T细胞比例,这一效果在早衰小鼠、膀胱癌和乳腺癌移植模型中也得到验证。
基于前期结果,团队开展了首个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二期临床试验。24例可切除HNSCC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达沙替尼和槲皮素”新辅助治疗后,33.3%达到主要病理缓解,包括16.7%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优于历史免疫单药数据。
该方案的3至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4.2%,远低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51%。治疗后患者肿瘤内CCR7+幼稚T细胞增加,衰老标志物表达降低,为这种创新联合策略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免疫衰老在肿瘤免疫治疗耐药中的关键作用,并创新提出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策略。这一联合方案不仅提高病理缓解率,还大幅降低治疗相关副作用,展现出巨大转化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873-7
记者: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