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孩子中就有1个超重或肥胖,专家谈如何科学管理儿童体重

mysmile 3 0

如今,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达24.61%,这意味着每4个孩子中就有1个面临超重或肥胖的困扰。如何管理好儿童体重?

 9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方拴锋在当日举办的“‘科学运动 健康体重’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上海健康大讲堂中指出,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超标,而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会对儿童青少年全身多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过重的体重会给骨骼、关节带来额外压力,导致膝关节炎、骨折、胫骨内翻等问题,肥胖儿童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方拴锋在现场讲座。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不仅仅是影响身体健康,肥胖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创伤。”方拴锋指出,部分孩子会因体型问题回避社交,形成社交障碍,长期的外界压力还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此外,肥胖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学校适应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厌学情绪。

方拴锋强调,控制儿童体重需要从饮食调整与运动习惯养成两方面入手,构建科学的健康管理体系。

在饮食管理上,遵循“均衡、限量、优选”原则。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同时要限制含糖饮料、快餐等高糖高脂食物。食物选择可参考“红绿灯标签”:蒸煮杂粮饭、非淀粉类蔬菜、原味乳制品等绿灯食物可优先食用;白米饭、带皮禽类等黄灯食物需控制摄入量;炸薯条、奶油蛋糕、油炸食品等红灯食物应尽量避免,或将食用频率控制在每月1次。

在运动习惯的养成上,方拴锋表示,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5~17岁儿童每日应至少开展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其中以有氧活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进行高强度有氧活动,以及增强肌肉、骨骼的运动。不同年龄段儿童可选择适宜的运动类型,学龄儿童可通过快走、骑单车、篮球、跳绳等实现运动目标;青少年则可尝试跑步、游泳、武术等强度稍高的运动。

“对于超重肥胖儿童,开展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可从每日2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开始,逐步将运动时间增加至60分钟。”方拴锋强调,“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与孩子共同参与户外活动,既能提升孩子的运动积极性,又能保护视力、促进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