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图景:交通互联产业共兴文旅融合教育共享全面升级

mysmile 7 0

央广网天津 9 月 10 日消息 初秋时节的渤海湾畔,天津港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满载生鲜的冷链货车正快速发往北京新发地市场;津兴城际铁路上,40分钟直达大兴机场的列车准点发车……从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到现代化产业园区,从精品文旅线路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京津冀三地正通过全方位协同实践,加速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海空枢纽协同发力 构建全球物流新通道

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海上门户",天津港正以《天津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为指引,全力打造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目前已开通148条集装箱航线,2025年1-7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9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48.7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1.29%和3.24%,铁水联运量达8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7%,持续保持全国沿海港口前三甲位置。

天津港最大冷库群 " 京津物流园 " 为三地提供新鲜食材(央广网发 天津港供图)

航空枢纽建设同步提速,天津滨海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2025年1-8月,机场联合多家航司推出至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航空物流快线",新开加密上海、昆明等国内航线及东京、大阪等国际航线,累计完成运输起降9.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355.6万人次。创新推出的"津港通"物流服务平台和天津西站航站楼高铁航空联运模式,实现了多式联运服务的无缝衔接。

天津滨海机场三期规划鸟瞰图(央广网发 天津滨海机场供图)

从渤海之滨到雄安新区,从国际航空网络到中欧班列通道,京津冀地区正通过海空双港协同发展,构建起联通全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资源深度整合 打造区域旅游新标杆

"津宴之旅·畅游京津冀"旅游直通车日前正式开通,首班车从天津站旅游集散中心直达唐山宴—河头老街景区,标志着三地文旅协同进入"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阶段。首批推出的20条精品线路串联三地优质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区域旅游解决方案。

畅游京津冀旅游直通车发布会(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京津冀地区文旅资源各具特色:北京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天津融合近代历史风貌与津味市井文化,河北则以山岳草原等自然风光见长。2025年三地联合推出10条历史文化主题游线路,新增多项互动体验项目。今年"五一"期间开业的天津武清运河不夜城,凭借距北京大兴机场仅1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迅速成为京津冀游客共享的网红打卡地。

天津武清运河不夜城夜景(央广网发 武清区供图)

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深化文化交流、开展联合营销,三地文旅协同已从简单线路串联升级为IP共创模式,资源联动效能显著提升。2025年以来,京津冀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区域"微度假"成为新趋势,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构建区域产业新生态

在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总装车间,每55秒就有一台探岳SUV下线。这款畅销车型的生产过程,生动展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度融合:变速箱、座椅等核心部件在天津生产,地毯、蓄电池等零部件来自河北,玻璃升降器、空气滤清器则由北京企业供应,一条生产线串联起三地产业"朋友圈"。

" 变速箱、座椅系统、排气系统、底盘系统均在天津生产;地毯、蓄电池、车顶行李架在河北生产;玻璃升降器、空气滤清器在北京生产…… " 一汽 - 大众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立中娓娓道来,正是京津冀三地供应链交织而成的这张 " 网 ",托住了企业全力以赴的底气。

一汽 - 大众天津分公司整车制造基地(央广网发 企业供图)

天津市工信局通过绘制汽车、芯片等六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建立跨区域"链长制",推动产业协同向纵深发展。2024年京津冀工业增加值合计达2.6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56.5%;天津超1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北京整车供应链;两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签约项目200余个,总投资额近1500亿元。2025年,三地正合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持续深化"六链"共育、"五群"共建产业协同模式。

从单一企业合作到产业链协同,从项目对接 to 生态共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已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产业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教育资源共享 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

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北辰校区近日正式启用,标志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再添标杆项目。该校引入北京优质课程资源并进行本土化创新,所有教师均在北京完成系统培训,确保教学质量与总校同步。现代化的学习工作室、多功能实验室、创意工坊等设施,为学生打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空间。

" 我们将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天津本土化落地,全力推动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实践探索。" 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已储备教师均在北京完成长期跟岗培训,确保教学质量与总校保持同步。

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央广网发 周思杨 摄)

教育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已有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合作;三地高校共建16个高校联盟;京津9所高职院校在河北开展跨省单招招生3260人。"通武廊"基础教育一体化等项目稳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正加速在区域内流动共享。

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央广网发 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供图)

随着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与共享,京津冀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天津正以主动融入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推动教育协同创新实践,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从交通互联到产业共兴,从文旅融合到教育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正迈向更高水平。未来,三地将继续深化全方位协同,加快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共同谱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统筹:张强

记者:褚夫晴 韩雨晨 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