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国企营收同比持平,利润累计降幅有所扩大

mysmile 1 0

记者 辛圆

11月28日,财政部公布了2025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9%,涨幅较前9个月持平。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0%,降幅较前9个月扩大1.4个百分点。

除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数据,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10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48729.2亿元,同比增长0.5%。10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5.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统计局此前公布的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90.2亿元,同比持平。

从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针对下一阶段国资国企工作,国资委近期进行了前瞻性部署。

近期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的署名文章提到,围绕强化功能使命、提升规模效益,加大力度合并“同类项”,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文章特别提到,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一体化配置,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合力;围绕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资源整合和合作,共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动作频频。

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会上,8组17家单位分两批进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智能驾驶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中铝集团与鞍钢产业互联网与数智供应链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南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航空物流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等。

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会上强调,现阶段中央企业开展专业化整合工作,就是要深刻把握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补链强链、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整合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将专业化整合打造成培育核心优势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界面新闻表示,与2020年-2022年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相比,2023年-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突出特点是,更加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重要抓手。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表示,专业化整合的有序推进,让国资央企中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高,低效无效资产不断盘活或退出,资产配置更加优化,资产利用更加高效。

“未来更多行业领域的央企国企加快推进专业化整合,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紧迫任务的行业,专业化整合将明显提速。”刘兴国对界面新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