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成立近8年,丰疆智能(FJD)已跻身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前五大公司之列,代价是其成立至今累亏近22亿元且负债超23亿元的“财务账单”。
持续投入的腾讯、深创投、东风资管等投资机构对获得投资回报并非不着急。按照此前协议,若丰疆智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上市,这些机构有权选择随时赎回优先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丰疆智能合计约6.6亿股优先股已构成金融负债17.77亿元。
巨额优先股赎回压力下,丰疆智能于9月26日递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递交申请材料前一周(9月19日),公司与相关投资机构达成新协议,将优先股的有关赎回权已自2025年8月起暂停行使18个月。
显然,港股上市与否,对于丰疆智能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丰疆智能的情况难说理想。
长期投资港股市场的汇生国际资本行政总裁黄立冲对界面新闻指出,丰疆智能的现金负债比仅约9%,“这样的持续亏损令投资者担心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否可行。现金流紧张或迫使公司加速港股融资以补足流动性缺口。”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教师于耀对界面新闻分析称,丰疆智能长期增长空间明确,但必须以“聚焦核心业务+费用率下行+资本结构修复+汇率风险管理”尽快打通商业化与盈利闭环,否则财务失衡风险将先行暴露。
海外扩张不易,2024年收入增速不足8%
丰疆智能成立于2017年12月,2019年推出农业自动导航系统套件,覆盖耕种管收全场景;次年(2020年)该产品实现中国销量第一,随后拓展海外市场。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简称“报告期内”),该公司自动导航套件的销量分别为23286套、33072套、34259套及24758套。
目前,除了农业外,丰疆智能已重点布局建筑、物业管理等行业。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农业畜牧业的收入占比分别是94.7%、88.8%、77.8%及73.3%;同时,来自建筑、物业管理的收入占比则由1.8%提升至13.1%,来自物业管理的收入占比分别是2.5%、2.4%、5.6%及9.5%。

农业仍是其最主要收入来源。当前,丰疆智能是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前五大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家。
以2024年出货量来看,丰疆智能在全球农机自动转向系统套件市场中排第三名,市场份额约8.5%,远低于前两名(纽交所上市公司A、B)的市场份额30.6%、23.9%,略高于第四名、第五名的市场份额7.6%、7%。
同时,公司在全球改装农机自动转向系统套件市场排第二,市场份额16.9%,远低于市场占比27.9%的行业第一纽交所上市公司B,尚未能与拥有市场份额15.1%的纽交所上市公司A拉开差距。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当前农业机器人市场集中,前五名供货商占全球农机自动转向系统套件出货量约70.6%,前五名供货商占全球改装农机自动转向系统套件出货量约74.8%。
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丰疆智能的压力不小。界面新闻从公司招股书看到,近年来,该公司的年收入增速仅为个位数,且其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大幅降低。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丰疆智能实现收入分别是5.04亿元、5.3亿元、5.7亿元及3.58亿元,2023年、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幅分别是5.16%、7.55%,不过2025年前6月其收入同比增49.17%。
另据招股书披露,在拓展海外市场之时,该公司正在失去其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报告期内,丰疆智能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分别是2.76亿元、1.71亿元、1.3亿元及7365.1万元;同期,公司来自欧洲的收入则从9740.2万元增至2.21亿元、3.01亿元及2.01亿元。
到2024年,欧洲已经成为丰疆智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收入占比52.8%;自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收入则从2022年的71.03%下滑至2024年的32.9%,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为11.72%。
于耀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公司所处机器人行业高景气度,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17.2%,建筑机器人更高达29.5%,渗透率均不足15%,未来增量可观。丰疆智能以标准化、高性价比方案切入欧美中小客户,价格仅为徕卡等竞品的约五分之一。
于耀还对界面新闻指出,丰疆智能当前面对的主要风险包括: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可能影响供应链与交付;区域失衡,超八成收入依赖欧美市场,若需求放缓或政策收紧,将削弱增长动能;以及汇率波动风险显著。“目前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任何对冲措施,公司以外币计价收入为主、人民币为主要成本货币,若美元或欧元大幅波动,将直接侵蚀利润、放大业绩波动。”
界面新闻了解到,丰疆智能主要依赖经销商进行全球市场拓展。报告期内,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89.9%、95.9%、94.6%及95.1%。

“海外销售高度依赖本地经销商,需要与代理商建立深度信任与利益共同体,并提供持续的技术与商业支持。”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表示,如果依靠经销商,除非已经是拥有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否则市场拓展需要长期投入,“经销商没有道理垫钱帮你打天下,公司选经销商模式就是为了少投入”。
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进一步指出,农业与建筑机器人属季节性强、现场依赖度高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在第一时间现场解决;海外派遣或常驻服务团队成本高昂,且时差与人员调度进一步加大了响应难度。“各国在机械安全、环境排放及作业标准上的认证要求差异显著,还需承担跨境运输、关税与保险成本,这些合规与物流费用显著提高了海外市场的进入门槛。”
招股书显示,丰疆智能的非活跃分销商持续增加,报告期内从373家增至807家、1184家、1350家,占当期期末分销商总数的比重分别是25.51%、38.65%、53.24%、88.58%。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分销商减少至1524家,较上年同期减少700家,同比降低31.47%。界面新闻了解到,该公司一般不会与分销商订立为期超过一年的长期合约。
累亏近22亿元,负债超23亿元
随着海外布局动作加快,丰疆智能的亏损情况未能改善。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累计亏损21.62亿元。其中,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公司分别亏损3.33亿元、4.71亿元、3.34亿元及1.51亿元;公司毛利率分别是29%、53.6%、64.5%及65.7%。
研发投入是丰疆智能最主要的开支。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是2.34亿元、2.7亿元、2.32亿元及1.0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6.5%、50.9%、40.7%和29.9%。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是1.44亿元、1.67亿元、1.59亿元及8549.4万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28.57%、31.51%、27.89%及23.88%。
多年亏损下,丰疆智能的现金流不算宽裕。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是-2亿元、-1.69亿元、-2253.9万元及7753.6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丰疆智能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9亿元,同期负债额达23.41亿元,包含流动负债总额22.23亿元。
“以现有现金1.8亿元对比20亿元总负债估算,现金负债比仅为9%,这样的持续亏损令投资者担心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否可行。”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若将所有负债视为短期到期,剩余18.2亿元需依赖外部融资或资产变现,短期兑付压力巨大。“即便考虑部分负债为中长期性质,可用现金对短期负债的覆盖能力仍十分有限,现金流紧张或迫使公司加速港股融资以补足流动性缺口。”
在海外扩张加快的同时,丰疆智能的库存持续增加。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丰疆智能的库存分别为1.4亿元、1.34亿元、1.15亿元及1.62亿元,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152天、203天、224天及207天。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存货已售出或使用2820万元,占比17.1%。
“丰疆智能的库存呈‘金额先降后升、周转先恶化后小幅修复’的不理想轨迹。”就此,于耀对界面新闻分析指出,丰疆智能平均周转天数显著高于制造业健康区间,反映出其需求预测偏差与备货策略僵化并存;叠加长周期与定制化的产品结构,以及高度依赖经销商(渠道压货与订单波动),使产销协同低效与库存积压风险放大。“上述问题会导致丰疆智能资金被库存占用、净流动负债压力加剧,且在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面临潜在减值。”
丰疆智能对此表示,若高估市场需求,可能导致库存超出实际需要,进而导致较高的库存持有成本、库存撇减或撇销,以及折价销售,可能对财务表现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该公司认为,分销渠道不太可能出现渠道压货,总体并无重大管理忧虑。“我们着重于直销而非转售,仅规定分销商维持年度采购目标约20%–30%的存货,以确保应对突发需求的供应;扫描仪及自动导航套件等核心产品资金周转迅速,对分销商造成的库存及资金压力较低。”丰疆智能称。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丰疆智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21亿元、1.1亿元、1.15亿元及1.08亿元;就应收账款录得信用损失准备分别为2640万元、5070万元、3670万元及4460万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的5150万元(或47.9%)已结清。
另外,基于审慎的销售政策,丰疆智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9天减少至2023年的80天、2024年的72天及2025年上半年的57天。
整体来看,于耀认为,丰疆智能正处于“从技术领先走向商业成熟”的关键门槛期。他对界面新闻指出,虽然丰疆智能短期面临资金紧张、库存积压、汇率风险与市场集中度高等问题;但长期看,凭借技术壁垒、多元布局与行业高成长性,该公司仍有机会在危机中完成自我修复,“只要能稳住现金流、聚焦高毛利赛道、强化全球渠道协同,就有望将‘生存危机’转化为‘规模跃升的临界点’。”
17.77亿元优先股赎回压力大
成立初期,丰疆智能注册股本8亿元,由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资管、新华资产管理旗下智锋控股、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襄阳国资汉江控股及中邮资本管理等出资成立,分别持股48%、24%、20%、6%及2%。
成立不到两年,持股20%的大疆就退出,理由是决定调整投资策略。彼时,丰疆智能前身丰疆湖北回购深圳大疆持有的1.6亿股股份,代价为1.6亿元,最终于2021年1月22日结清。
彼时,丰疆智能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吴迪,还在大疆任首席科学家。在大疆退股发生1个月后,吴迪从大疆离职。
2020年8月,中邮资本管理也从丰疆智能退股。汉江控股则于2020年10月以5457.47万元溢价转让所持4800万股。
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丰疆智能完成三轮融资,引入深创投、大众交通、腾讯旗下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基金、光源资本等机构,累计获得投资额约11.76亿元。
丰疆智能的投后估值从2020年10月的A轮20亿元,2021年11月B轮6.24亿美元,再到2023年11月B1轮融资后估值增至6.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31亿元)。
上市前,吴迪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约23.59%的股份,腾讯持股16.47%,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基金持股14.45%,东风资管通过信之风持股11.26%。此外,新华人寿通过智锋持股9.03%,光源资本持股2.26%,深创投持股1.98%,大众交通持股1.59%等。
为了获得机构投资,丰疆智能给出优先股赎回保证。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包括689,882,742股普通股、152,100,000股A-1轮优先股、211,668,664股A-2轮优先股、217,169,280股B轮优先股及79,381,234股B-1轮优先股。

而上述合计6.6亿股优先股,构成了丰疆智能最主要的流动负债。招股书显示,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中,2025年6月底,优先股估值为17.77亿元。
界面新闻了解到,优先股在公司上市前分类为金融负债,若公司上市后将分类为权益,可以让财务状况由净负债转为净资产。
根据此前双方签署的股东协议,优先股股东被授予要求公司于若干触发事件发生时以预先确定的退出对价回购其优先股的权利,触发事件包括公司股份未能于2025年12月31日前在任何认可市场上市。退出对价按优先股发行价加上按年利率12%计算的应计利息计算。
不过,丰疆智能于2025年9月26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已触发认沽期权。界面新闻从招股书获悉,通过与相关股东于2025年9月19日签订的补充协议,丰疆智能同意最迟于2026年12月31日前赎回不少于50%(含50%)的认沽期权,并最迟于2027年12月31日赎回余下部分。
丰疆智能的优先股相关条款于2025年9月19日修订并生效,优先股的有关赎回权已经自2025年8月起暂停行使18个月。
这18个月,对于丰疆智能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