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交响牵手上海爱乐,把古典音乐送进大学校园

mysmile 6 0

“多年来,从整团出发到部分成员来访,费城交响乐团已经来上海15次了。”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睿恩德(Ryan Fleur)说。

建团125周年之际,费城交响乐团再次来到上海。10月17日晚,费城交响乐团与上海爱乐乐团联手,在上海科技大学同台。继去年的室内乐合作后,两支乐团将合作形式升级为交响乐合奏。

两团并肩谢幕

两团并肩共演中美作品

自2016年起,两团之间的深度合作不断结出硕果。这场音乐会是双方情谊的又一次“升级”——从2024年11月的室内乐组合,迈向全编制交响乐团的联合演出。

上半场,两团的弦乐四重奏登台,分别带来德沃夏克《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美国"》《浪漫曲》和门德尔松《弦乐八重奏》。

下半场,两团演奏家组成联合乐团,联袂钢琴家孔祥东,演出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双方还联手献演了中国青年作曲家龚天鹏的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2025版)。

《京剧幻想》是中美艺术合作的典范:它源于2019年两团的联合委约,并在当年1月由中美音乐家在费城新年音乐会上世界首演。时隔六年,经作曲家再度打磨,这部作品以更精炼的2025版亮相。

用西方乐器演奏中国乐曲时,如何贴近中国文化韵味,捕捉其精髓? “我们会以上海爱乐的演奏为榜样,跟随其节奏与风格,努力挖掘和传递曲中的韵味。”从美国远道而来的中提琴家陈则宏说。

龚天鹏

上海科技大学是这座友谊桥梁的搭建者与见证者。音乐会开场前,乐团向学校的师生和乐迷开放彩排。观众现场观摩了中美艺术家的排练过程,感受乐团的艺术协作细节。

音乐会的前一天,10月16日下午,两团在上海爱乐演奏厅推出“大师课”特色活动。八名演奏家组成弦乐八重奏,围绕门德尔松《弦乐八重奏》第一、第四乐章,展开室内乐研讨演奏。排练结束后,八重奏还为现场学生、乐迷演绎了其中的乐章。

孔祥东

美国乐团走进中国校园

作为1973年首个访华的美国乐团,费城交响与中国的深厚渊源跨越半个世纪。2016年以来,费城交响和上海爱乐频繁展开合作交流,多次并肩演出。

“在美国本土,我们很少与乐团并肩演奏。”⼤提琴副⾸席普莉西拉·李(Priscilla Lee)说,与上海爱乐的合作,让他们感受到乐趣,成员之间快速建立起友谊与联结,每次相聚如同老友重逢。

弦乐四重奏

2019年11月,双方首次在上海科技大学举办室内乐专场。近六年,两团频繁来访上科大,开展音乐演出、大师班、创意讲座和人才培养等项目。

“有数据显示,19岁时听的音乐,会影响人一生的音乐喜好。”睿恩德认为,将古典音乐送进校园,意义重大,“演出频率越高,越让他们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我们的艺术越有价值。“

“第一次来中国时,我惊讶发现,观众非常年轻,还有很多孩子。”他说,在美国,费城交响也会通过“年轻朋友俱乐部”等项目,将音乐会与社交结合,以吸引年轻受众;同时,以亲民价格吸引大学生,培养潜在的长期观众。

弦乐八重奏

“我来过上海几次,每一次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飞速发展。上海很美,食物美味,人也热情好客。 ”普莉西拉·李说。陈则宏的岳父是上海人,他也自称“老上海人”,“每次来都有回家的感觉。”

“这座城市让我惊叹。”第一次来上海的小提琴家埃利奥特·希顿(Eliot Heaton)感受到了“未来感”,建筑和灯光之美令他印象深刻。音乐会后,有人迫不及去享受地道美食,也有人期待着去迪士尼转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