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A-XX再生变数,他们“又急又焦虑”

mysmile 3 0

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 F/A-XX 再生变数。原本被传美国国防部最快于上周就会敲定研发建造该机型的合同商,但截止 12 日仍无定论。

F/A-XX 项目始于 2012 年 4 月,当时美国海军的最初设想是要研发一种能同时取代 F/A-18E/F" 超级大黄蜂 " 和 EA-18G" 咆哮者 " 电子攻击机的多功能平台。但 13 年过去了,在美国海军成立 250 周年庆典上,为登上 " 乔治 · 布什 " 号航母的特朗普进行战机飞行表演的,依然还是 " 超级大黄蜂 "。

10 月 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登上 " 乔治 · 布什 " 号航空母舰。

值得注意的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央视向外界公布了 " 解放军歼 -16 同时锁定两架美军 F-22 隐身战机 " 的相关细节,戳破了美国隐身战机的神话。根据路透 . 社的报道,几乎细节披露后的同一时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作出了推进 F/A-XX 合同选定工作的决定。不难看出,来自中国的压力,迫使美国按下了 F/A-XX 项目的加速键。相关报道指出," 若该项目继续延迟或资金不足,到 21 世纪 30 年代及以后,美国海军可能陷入无现代化舰载机可用的困境,这可能会削弱美国海军的力量投送能力。"

F-47 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效果图(资料图)

摊子太大 力不从心

需要指出的是,F/A-XX 作为下一代舰载机是归美国海军负责。在美国的六代机规划中,除了海军的 F/A-XX 之外,还有空军的 F-47 正在研发当中。相较之下,后者的进展显然要更为顺利,目前 F-47 已进入首架原型机制造阶段,预计 2028 年首飞并将于 2029 年服役,但留下难产的 F/A-XX 屡次延期且前景不明。最新报道显示,赫格塞思是在 " 经历数月踌躇 " 后,才批准了该项目的承包商遴选程序。这种滞后凸显出美国海军在官僚审批和内部质疑上的困境,与美空军在下一代空中优势平台项目上更为果断的推进态度形成了明显反差。

F/A-XX 战斗机波音公司效果图(资料图)

美国空军和海军作为两个独立的军种,拥有各自独特的使命、文化和作战领域。在实际作战和日常行动中,空军与海军的关系紧密且复杂,既有协同合作也有资源竞争。特别是在国防预算、新型装备采购和战略影响力的分配上,两者就存在激烈的内部竞争,都需要在国防部的统筹下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因此,预算限制和优先级分配是 F/A-XX 项目的核心难题。今年春夏两季,五角大楼与美国国会之间的资金争议导致该项目进展受阻。五角大楼曾申请 7400 万美元用于该战机项目,以维持其 " 最低限度的研发资金 "。今年 5 月,五角大楼就准备削减 F/A-XX 的预算,将其转移到其他项目上。6 月,原本众议院国防委员会呈上特朗普签署的和解法案中," 国防部分 " 所添加用于 " 加速开发 "F/A-XX 项目的预算,也被美国国防部要求转拨给空军的 F-47 项目。

F/A-XX 战斗机诺斯罗普 · 格鲁曼公司效果图(资料图)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国防部这样做的理由是," 追求研制两架第六代战斗机,可能会导致双重交付滞后的风险 "。彭博 . 社报道称,国防部 5 月向参众两院国防政策委员会提交的申请文件中表示,鉴于多种机型存在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国防部建议优先集中资源发展 F-47,为海军 F/A-XX 预留 " 技术成熟期 ",而在空军完成了 F-47 的初期研发之后,回头再行分阶段实施 F/A-XX 计划,能够缓解对军工产能领域的压力。而赫格塞思给出的理由更为直接,就是因为 F-47" 获得了总统的全面支持 "。不过,美国国会最终还是拒绝了国防部调整资金的请求。

那么,F/A-XX 从构想到实物,到底要投入多少钱?我们不妨以 F-47 为例。根据 2025 财年预算,美国国防部计划投入约 27 亿美元用于推进 F-47 的系统开发与演示;进入 2026 财年,预算进一步增加至约 35 亿美元,累计五年内(2025 年 -2029 年)计划投入超过 196 亿美元。

然而 F/A-XX 的开发成本还将远超陆基的 F-47。因为海军战斗机必须满足航母特有的独特需求,包括为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提供加固结构,同时还要与无人机系统集成,而且还需具备航母作战所需的增强航程与续航能力。这样算下来,如果仅维持 " 最低限度的研发资金 ",未来美国航母可能就会后继无机。

美国波音公司 " 超级大黄蜂 " 战斗机(资料图)

最终花落谁家?

F/A-XX 的合同到底花落谁家,目前仍不得而知,但两家竞标企业——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 · 格鲁曼公司——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 F/A-18E/F" 超级大黄蜂 " 的长期供应商,波音积累了数十年的航母适配技术,包括起降耐久性、多任务集成和后勤支持体系,这与 F/A-XX 的舰载需求高度契合。此外,波音于 2025 年 3 月获得空军 F-47 第六代战斗机合同后,其先进隐身材料、AI 网络系统和自适应引擎技术也可直接复用于 F/A-XX,潜在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工程制造开发阶段。 这些优势使其成为热门候选人。

而诺斯罗普 · 格鲁曼则以隐身技术和系统集成专长。作为 B-2 和 B-21 战略轰炸机的开发者,其在低可观测涂层、雷达吸收材料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直接适用于 F/A-XX 的隐身舰载设计需求。 X-47B 舰载无人攻击机展现了其在无人 / 有人协同作战领域的潜力,这与 F/A-XX 的网络中心战和与无人机的协作能力也高度匹配。

尽管这两家企业都各有优势,但它们都面临着产能和预算挑战。手握 F-47 合同的波音公司,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包括技术人员、生产装备等,投入到 F/A-XX 项目中?正承受 " 哨兵 " 洲际导弹项目成本超支和延误压力的诺斯罗普 · 格鲁曼,如果接了 F/A-XX 的订单,能否按时履约?这些都得打上大大的问号。

面对中国近年来在高超声速武器、海军舰艇数量、人工智能与网络战能力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显然美国已经觉察到自身的全球霸权正受到挑战以及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可能丧失。对此,美国除了失落和紧迫,更多的是深层次的战略焦虑。但其实这种焦虑,并不是来自中国的实际威胁,而是源于其自身的战略困境。无论是 9 月底的 " 导弹产能提升计划 ",还是此次延宕许久的 "F/A-XX 项目 ",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