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说无名氏的诗词,写的优美大气,那第一反应肯定是诗经啊。爱情野有蔓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若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采葛(朱熹个匹夫斥责这首诗淫奔)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战争击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击鼓击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上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无衣(视死如归)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嬉笑怒骂,生活百态相鼠(话说古人骂的好直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骨,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词坛悬案,《忆秦娥-箫声咽》,虽相传作于李白之手,但至今无法证明,存在各种疑虑。反倒从各种角度来看,不太像李白的作品。我们先看看作品,最后再说一下为什么不像李白的作品。总之就是此词至今作者成迷,算得无名氏之作。全词如下:“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其实不关儿女情长,乃是怀古之作,出现各种古地古人古事,如秦娥箫声、秦楼明月、霸陵柳色、咸阳古道等等,当是作者登临古迹时的咏叹之作。王国维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关千古登临之口”。吊怀古迹,必然有时间悠悠之叹,想英雄已矣、往事成烟。其实不是每首怀古都会伤今,但总是会有面对时光的无情与永恒所兴起的一种怅惘,就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像李白“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就像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所以说这首词作者成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写得太好了。不是说李白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而是对比唐朝其他此人的词作,白居易的《忆江南》系列,张志和的《渔歌子》、《渔夫》系列,都是词这一文体的不成熟形态,各个作者都在摸索着创作,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两篇无论艺术手法、情感表达还是格律声调都十分成熟的作品,就显得很突兀,也很值得怀疑。对待这阙词,还是像叶嘉莹先生讲得那样吧,李白不会因没写《忆秦娥》这阙词而名气受损,《忆秦娥》也不会因不是李白所写而质量稍差。
3,优美的诗可到抒发情爱的诗里去找,毕竟男女情爱最能拨动心弦,《诗》三百,《关雎》为首。除了《诗经》里的一些篇章,历代还有很多情诗,而诗人姓名佚失的也不少,比如这首据说出自先秦的《越人歌》,作者就不详,最末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很多人应该读过: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再比如这首汉代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同样作者不详,诗中写牵牛、织女相爱而不能相见,通篇缠绵悱恻,特别是最后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绵远悠长,甚有美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大气的诗在边塞诗很多,要找无名氏的,有一首本是民间歌谣的《哥舒歌》,出自唐代,作者自称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说不定还是一位驻守边境的戍卒: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还有一首两汉时期的《长歌行》,劝人珍惜光阴,读来也挺大气,同样出自无名氏之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经数千年流传至今,恐怕不光在我国,乃至海外也能脱口而出的人绝不占少数。但是写出这首诗的人却默默无闻,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我们只能称之为无名氏。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适用的!下面大家一起欣赏这首出自先秦的千古名篇《关雎》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又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甚至从性质上判断,比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本诗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男主人公夸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从而很讨得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开始。 由于《关雎》既标榜男女之爱是自然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从而为后世之人各取所需的说词,得到加以引申发挥。在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时,人们常常以《关雎》的权威旗帜为武器,从而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